三大原因讓廣告主面對網絡廣告新模式望而卻步:①網絡廣告投放流量越來越貴;②新客獲取成本越來越高;③新客轉化難,用戶活躍度偏低。曾有電商專家表示:獲取新客的成本逼近300元,更有資深從業者表示:新客成本是老客成本的8倍。
有鑒于此,2014年6月17日,在第三期“2014億瑪智慧營銷沙龍”上,來自億瑪、艾瑞、味多美、芒果移動、易通貸、裂帛、知我藥妝等近百名資深人士一起探討獲取新客的方法,探討如何擴大流量基數、整合媒體資源,讓新客營銷更精準。
艾瑞咨詢集團研究總監金乃麗在會上表示對中國DSP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未來兩三年內,DSP市場的發展趨勢將以打造產業鏈的健全性和跨屏數據的對接為核心,進入電商廣告主流市場。目前,能覆蓋全網數據的第三方DSP平臺非常稀缺,而億瑪這樣優秀的第三方DSP會成為行業中的領跑者。”
------如下是艾瑞咨詢集團研究總監金乃麗演講實錄------
金乃麗:謝謝大家,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DSP整個行業發展和一些宏觀的數據,同時也是相對小型的沙龍可以深入聊一聊這個行業當中看好的一些因素以及存在的挑戰和思考。
首先我還是從數據的層面看一下整個行業的發展,這個主要從網絡廣告市場規模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大概有一個觀念,我們所關心的市場背景發展的情況。數字上來看,13年整個的網絡廣告市場1100億這樣的規模,對應的增長率是在45%以上,2014到2017年這個階段我們預估增長的態勢還是維持在30%到20%之間高速升漲的態勢。
同時對比之前更加過速的狀態,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同時我們把整個網絡廣告放在整體的,包括線上和線下這樣一個大盤子看它的位置,剛才提到在整個市場當中的占比僅次于黃色的部分,電視廣告,有這樣一個差距,而這個差距在2014年開始有一個反轉,整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是達到1400億以上。同時看的出來,網絡廣告在整個廣告市場當中,以及對于傳統廣告更進一步的滲透方面有進一步的進展。同時下面這張圖我們把整個網絡廣告市場分為DSP和非DSP為主,從綠色的部分應該是非DSP,黃色的是DSP滲透的情況。我們看整個2012年滲透的比例是在1.7%左右,接下來另外一頁同時可以看到美國的比例,未來預估這個市場DSP整個滲透在2017達到17.2%,這個數據應該是去年研究報告的預估,下半年又將開始。
我剛才提到另外一個美國市場的占比,我們在公開資料里面搜集到這個數據,它的口徑和剛才DSP口徑并不是完全一致,我們剛才提到的是以媒體端的,我們沒有計算到廣告公司,以及中間渠道的情況。而下面這美國市場,這里顯然包括中間的環節的收入,大概有一個對比和趨勢上的概念,2013年美國市場規模達到33.6億,黃色的在美國市場當中占整體的支出比例是在19%的比例,大概是10倍。
通過這樣一個對比,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對于DSP市場來看,當然也存在一些不可以直接對標的因素,包括整個廣告投放產業鏈細化的程度,包括廣告主的投放意識以及廣告服務商的習慣的方面,都會有一些差距,同時它的量級的差異也讓我們看到這個市場存在潛在的機會和空間。下面這張圖我可能不會想的特別細,整體可以看到白色的底紋不是特別清晰,包括早期的媒體投放,直投媒體,到后期的整個發展的鏈條可以看的出來,整個網絡廣告的投放環節的變遷,在這個變遷的背后最大的一個最顯著的趨勢就是效率的提升。當然所謂DSP的發展,是推動了這個效率提升最核心的一點。
這個可以看到DSP以及金融營銷產業鏈的健全,帶動了整個廣告的投放方式的一些變革。包括找到對應的,包括到整個投放的一些環節的健全等等。這張圖可能沒有時間非常詳細的去說,大概大家有一個概念,剛才多次提到中國的網絡廣告投放產業鏈的健全和不斷的發展背后的支撐我們可以看到,前期廣告主到代理公司,到中間的環節,到一些輔助的,包括艾瑞在內這樣一些數據服務方,到后期的一些SSP和(英文)這樣的一些界面,有些是見過的,這些是熟悉的,還有一些沒有關注到,都會有一些新的可以參與到這個市場當中,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非常熱鬧的市場。
接下來可以看到整個廣告程序化購買對于不同的媒體,不同類型的資源,廣告類的資源,一個滲透的情況,黃色的部分是程序化購買對于整個大盤子滲透的情況,從這里可以看的出來,首先針對于相對長尾滲透的情況來說,黃色的部分占比會更高。另外看到小型的站點來看,黃色的部分會更高。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的觀點在于目前的市場當中程序化購買對于市場當中,在一些中長尾的流量和媒體資源上有比較大的滲透,而對于優勢或者更核心的媒體資源上,在現在的階段有一個遲疑,或者有比較大的空間。
同時也可以看到對于我們比較關心的優質媒體和優質資源的黃色部分,也就是程序化購買的滲透的情況,其實并不低,還有一定滲透的情況,包括另外一張圖也可以印證同樣的觀點,未來這個市場增長的空間或者增長潛力的變現,很大程度上對于優質媒體和優質資源的參與和滲透。
這張圖是2012年到2017年中國DSP展示廣告市場發展潛力及預期,13年15.3億元市場規模,對應的179.5快速的增長,如果大家還記得美國市場的規模,大概對標出來的觀點是說目前整個市場規模以及增長態勢,相對于美國五年之前的階段。在這個增長背后,我們看到一些積極的因素和消極的因素,積極的因素包括整個品牌,廣告主的一些嘗試和前期的一些初步的認可,也包括整個市場當中美國市場的對標和經驗的借鑒,包括整個中國市場,像億瑪這樣優秀第三方的DSP市場的接入和積極的嘗試和探索。
另外我們在這個市場當中也看到一些挑戰,從產業鏈方面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個從廣告主來看,實質性的投入還是在未來發展的探索當中,另外一方面從媒體的角度上來說,媒體是不是考慮到媒體頂芽,是不是有合理的變現方式,另外通過整個市場當中的第三方的參與者,包括數據服務,包括大數據的分析和支持方面,是不是足夠健全,未來也是值得關注的一些點接下來看這張圖,從這個RTB和非RTB去看,RTB和DSP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我們把整個DSP市場分為RTB和非RTB的比例,RTB是事先的定價,而不是實時的,一般來說RTB的方式適用于中長尾的方式,但它所代表的是說整個市場2012年百分之比就是通過實施定價去實現,未來優質的資源產生一個變通,媒體事先有一個價格的區間或者議價。
通過這種方式,它所代表的非RTB的占比,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為優質媒體滲透的情況,所以未來看黃色的部分有一個增長的過程,同時可以去彰顯出來優質媒體占比的提升和可能性。
另外從整個市場發展推動力來說,剛才說第三方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未來增長的動力,從數字層面來看,微量第三方DSP的在2017年超過50%。同時對于未來DSP市場的發展趨勢,最核心的理解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整個產業鏈的健全,包括提到的DMP等等支撐,這是支撐整個產業鏈逐步豐滿的必然趨勢。另外一個方面對于跨屏的實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討論移動端的DSP,包括芒果,還包括智能大屏的滲透,所以DSP在PC端滲透到多屏,也是未來糧道三年當中非常重要探索的忙向。再就是整個市場當中的這些企業的定位逐漸清晰,更早的時候我們談到DSP,不同的玩家首先知道個概念,在這個概念當中理解的可能并不是特別清晰,信息相對來說比較模糊。但是跟更多業內朋友去聊,會發現大家逐漸找到了細分的市場,包括移動端,包括智能端,新客拉動、效果、品牌,這樣在DSP市場當中更明確的一個走勢是逐漸呈現出來。
再有一個經常探討的話題是精準營銷,談到DSP不可回避的是COOKIE和數據資源,針對這個想談一個是說量并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之所以這么說取決于三方面,第一個是是不斷更新的,所以原有量的積累并不能說明所有問題。第二跨屏,數據資源需要和移動端的數據進行接口,可能本身的量也不足以說明所有問題。第三個方面對接的可能性,以及便利程度,所以說從這三個角度來說,我們都強調數據資源可能比它的量更重要。
再有就是整個市場當中,目前還是缺乏獨立第三方的DMP,但是跨企業的或者跨DSP的DMP的服務商,相對應的包括后面提到標準的建立,或者投放效率一些問題,都是和這個產業鏈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
總結下來對于未來的趨勢存在的挑戰,總結為三個方面,一個是行業標準,第二個效果評估,第三個資源的質量。最后還想提一提,包括今天提到新客拉動的問題,所謂的精準營銷,找到T、A,是否解決了所有問題,這個倒三角形在座所有的朋友非常熟悉,是消費者的漏斗,底端是最有可能購買的這個T、A人群,這個是不是所有的T、A,貨幣可以定義為M1、M2,我們的目標人群也是根據它不同的類型去區分不同的層級,漏斗的頂端是否最足夠讓我們找到目標人群,針對于億瑪分享的觀點,從我們角度上來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角度。也就是說從老客戶的重定向和新客拉動結合起來,去重新定義T、A人群。我的分享主要是以上的這些問題,非常感謝大家。